1亿元经费支持基础建设、建成三级医院……密云区大招蓄力中!

2018年11月07日 13:50来源:网络编辑:密云360网浏览量:6462

11月5日,北京市正式向社会发布了《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生态涵养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城市的“大氧吧”和“后花园”,在北京城市空间布局中处于压轴的位置,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为推动生态涵养区深入落实功能定位,结合实际,制定了该实施意见(实施期限为2019—2022年)。

     《实施意见》指出,要建立完善结对协作机制,培育壮大主导功能和产业。朝阳和密云作为结对区,在第一时间坐到一起,共商促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11月5日下午,朝阳区委书记王灏率领考察团到我区深入推进结对协作,共同调研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工作。区委书记夏林茂,区委副书记、区长潘临珠参加调研。

     考察团首先来到生态商务区,查看商务区规划沙盘,全面了解项目规划建设情况。随后,来到密云水库主坝,查看大坝运行管理情况及水库蓄水和水质安全情况,了解水库供水调蓄、水资源储备、安全保障和生态改善等情况。



     在区委报告厅,双方召开结对协作共促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工作座谈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珊介绍了密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朝阳区——密云区结对协作框架协议主要内容和需求。朝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马继业介绍了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对朝阳区——密云区结对协作框架协议进行说明。

     

     朝阳区委书记王灏说,此次共同调研,旨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蔡奇同志到生态涵养区调研指示精神,加强朝阳、密云两地对接,促进两地携手共同发展。调研中,深刻感受到密云多年来坚持生态立区、在保水保环境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刻感受到密云巨大的绿色发展潜力,双方的合作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就做好下一步对口协作工作,他希望双方加强环境保护,共建生态宜居城市;加强优势互补,促进联动发展;加强沟通交流,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考核目标,以结对协作为起点,共同开创协同发展的新篇章。他祝愿密云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夏林茂代表区四套班子对王灏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朝阳区在低收入农户增收等各项工作中给予密云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实施意见》的出台是市委市政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涵养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最重要抓手。密云区将进一步坚定保护生态环境、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要求在密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做好对口协作工作,他希望双方进一步提高认识,落实好《实施意见》,深刻领会《实施意见》给双方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具体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立足对口协作,深入对接,优势互补,携手推动双方高质量发展,共同为首都新时代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朝阳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区监察委员会主任席成坡,副区长李懋,密云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区监察委员会主任倪紫剑,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宇,副区长范永红一同调研。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外发布,提出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生态涵养区的发展,确保区域生态空间只增不减,到2020年建设和恢复湿地2000公顷以上。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在提高生态涵养区各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基础上,市级转移支付力度也将加大。


PM2.5年均浓度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的大氧吧,是保障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记者了解到,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土地面积11259.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8%;2017年常住人口266.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2.3%。

     此前,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已经取得良好成效。2005年开始,北京实行城市功能分区,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品质明显提升。通过持续实施百万亩造林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全面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等,2017年生态涵养区7区PM2.5年均浓度除个别区外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多数处于50微克/立方米上下;森林覆盖率达到53.25%,比全市高10.25个百分点。

产业方面,目前7个区严把产业准入关,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对不符合功能定位的企业坚决不予注册。生态涵养区地区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2-2017年,年均增速8.5%左右。


门头沟等7个区未来发展方向明确

     《实施意见》明确,将统筹实施“两山三库五河”生态保护,系统推进“一城两带多园”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特色化、品牌化、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将生态涵养区建设成为展现北京美丽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的典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发展示范区。

      其中,“两山”指北部燕山、西部西山,“三库”指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五河”指东部泃河、北部潮白河、中部北运河、西部永定河、西南部拒马河。“一城”指怀柔科学城,“两带”指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多园”指中关村科技园区生态涵养区各区分园、雁栖湖国际会都、2019年北京世园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等功能园区和绿色产业园区。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门头沟区要挖掘整合历史村落资源,提升京西古道品牌,推动文化旅游康养和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平谷区要以筹办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为契机,推动特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怀柔区要以怀柔科学城、雁栖湖国际会都建设为契机,推动绿色创新引领的高端科技文化发展。密云区要把保水作为首要责任,协同做好怀柔科学城建设,推动特色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融合发展。延庆区要抓住筹办2019年北京世园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历史机遇,推动冰雪运动和园艺产业发展。房山区(山区)要统筹历史文化和地质遗迹资源,推动国际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昌平区(山区)要统筹历史文化和生态农业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产业发展。



焦点1 经费支持

安排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奖补资金

《实施意见》提出,将对生态涵养区加大市级投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生态涵养区建设项目的范围和比例,促进区域发展条件改善。

比如,加大对生态涵养区乡村旅游发展涉及的瓶颈道路、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市级资金给予100%支持。房山区、昌平区山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项目纳入生态涵养区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政策,园林绿化和乡镇道路建设市级资金支持比例提高到100%,污水处理骨干管网、供水设施、教育医疗设施建设市级资金支持比例提高到90%。

此外,根据《实施意见》,北京将调整完善现行基础设施运维和公共服务领域市级财政差异化支持政策,向生态涵养区倾斜。

北京安排生态涵养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奖补资金,对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高的区优先给予补助。在现行市对区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基础上,每年再新增安排生态涵养区每个区1亿元;对生态涵养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生均日常定额部分)给予100%补助。提高生态涵养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补助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利用好绩效成本预算改革成果,对生态涵养区社会办养老机构给予支持。


焦点2 基础设施

实现每个区有1所三级医院

《实施意见》提出,加大生态涵养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力度。对有利于增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功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要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其中,北京将推进市郊铁路网、浅山区公路环线规划建设,加强生态涵养区各区之间的空间联系;加快完善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路网,进一步提高生态涵养区与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之间的通达效率。

此外,还将推动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加强城市公共空间风貌设计,加大文化休闲设施、街道人性化设施等配置力度,率先在怀柔科学城、2019年北京世园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功能园区构建智慧管理系统。

教育和医疗的建设也将加快,北京将支持生态涵养区各区通过共建、托管等方式,加强与中心城区优质学校合作,推进实现每个区有高等学校。通过新建、改扩建或支持现有医疗机构提升能力水平,实现每个区有1所三级医院。


焦点3 结对帮扶

平原区与生态涵养区7个区结对帮扶

根据《实施意见》,北京平原区将与生态涵养区结对。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对协作有利于推动生态涵养区与其他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据介绍,结合各区财力和发展特征进一步优化调整结对关系后,确定建立东城区-怀柔区、西城区-门头沟区、朝阳区-密云区、海淀区-延庆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平谷区、丰台区-房山区(山区)、顺义区-昌平区(山区)结对关系,完善结对协作机制,培育壮大生态涵养区各区主导功能和产业。

北京将加大市级统筹力度,推动结对区制定结对协作框架,细化实化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具体工作方案,加强资源互补、共建共享。

此外,北京将建立跨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结对区通过直接给予财政资金,或通过支持引导绿色产业项目落地等多种形式,带动生态涵养区经济社会发展。

其中,对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的支持规模每年不低于1亿元,对房山区(山区)、昌平区(山区)的支持规模每年不低于0.5亿元。


焦点4 人才储备

选派生态涵养区年轻干部挂职市级机关

《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增强生态涵养区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配备,建立干部人才交流机制,选派市级机关专业人才到生态涵养区交流任职、挂职,开展其他区与生态涵养区干部交流任职、挂职工作。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结合生态涵养区各区功能定位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派熟悉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绿色发展等方面工作的干部进入区级领导班子,优化提升班子的整体素质和功能结构。加大“人才京郊行”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生态涵养区及基层一线流动。

《实施意见》还提出,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举办有关生态涵养区建设的专题班次和境外班次,局级干部进修班中设置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在学员选调上向生态涵养区局处级干部倾斜。选派生态涵养区优秀年轻干部到市级机关挂职,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专业能力。

此外,研究完善在生态涵养区工作的交流干部交通、住宿等保障措施,大力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等制度。


焦点5 考评指标

生态涵养区考评项不包含GDP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减量发展、就业增收、城市服务、创新开放等6个方面21个考评指标,其中体现生态环保、资源能源节约的指标达到14个,占总指标数的67%,而2014年到2017年每年占比仅35%左右。记者了解到,实施方案明确不考评GDP。

《实施意见》提出,推动考评重点从经济增长等总量性经济指标向绿色发展质量和生态建设质量等高质量发展指标转变。健全完善考评指标体系,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将考评结果作为生态涵养区党政领导干部奖惩任免、市级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分配、市级重大活动和重大项目落地选择的重要依据。


网友评论